人人要北上,在今時今日最肯花錢的企業都是有國內背景的公司。因此,要做生意便要學習一套能與國內企業可以溝通的模式,靈活變通方可應付得來。
其中公關公司要學習的就是「有償新聞」 的習慣。在香港,我們要扭轉乾坤去思考新聞角度,要有名人、要有數據、要有新聞價值,更要安排方便地點、時間方可吸引傳媒訪攝。不過,在國內要處理新聞發佈的工作,都是離不開金錢,封一封紅包,每間¥300 至¥1,000,有錢就有得見報,這是規矩,香港及國外的人到國內去,就必須「入鄉隨俗」。
對於這個「紅封包」的道理,是不是在國內競爭大、產品活動多,才以「金錢」作衡量新聞價值的取向呢? 我真的不得而知,只安慰自己說要靈活變通,學習國情。但是,這個「紅封包」的智慧推而廣之,由無論是跟電視台談製作、談合作,至合拍時的大小製作單位,以至開crew車的小工,都在跟你含含糊糊地談「紅封包」的智慧,告訴我們港人有錢方能駛得鬼推磨的禪理,我實在有點摸不著頭腦,結果就是因為這些「紅封包」而將預算大大超支了。國內的公司朋友好言安慰:「來國內工作,就是要懂得靈活變通。」
當在國內看電視時,看到一個又一個插播在無線及亞視電視節目廣告時段的「當地廣告」,而插播的片段又是有一截時沒一截的,真不明白電視台為何可以如此明目張膽地「強姦」這些電視時段,而又可以袋袋平安。既是大眾電視媒體,政府機關不可能看不到呵?明白了,我這個「港燦」公關仍用香港及國外的傳媒價值觀去看國內的媒體,真的不夠「靈活變通」呢!
Kathy Lam林慧怡
(轉載自《Recruit》專欄)
Commentaires